首页 > 资讯 > 正文

气象早知道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河口区:课后服务“扩容提质” 落实“双减”教育惠民

发布时间:2023-02-22 16:58:15 来源:东营网


(资料图片)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同学们,首先,我们手心轻握面团,两手揉搓,将面团捏成一个椭圆形……”在河口区实验小学,市级非遗传承人杨瑞正在向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们教授面塑的制作工艺。这是河口区落实“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扩容提质”以来出现的新现象。

近年来,河口区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标,以促“双减”政策落地为抓手,强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让其真正成为“家长放心、教师用心、学生舒心”的教育惠民工程。

“以前,孩子放学早,我们下班晚。现在,时间一致起来了,孩子还能培养点兴趣,大家都很开心!”学生家长陈女士说。

据了解,大多数家长上下班时间与学生作息时间不一致,下午放学后存在学生辅导难、接送难、监管“空档期”等实际问题。为全方位、全时段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河口区坚持公益性原则,于2019年秋季试行课后服务,2021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开,做到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课后服务结束后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还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学校一方面充分挖掘本校音体美教师的特长,还积极利用社会公益资源,开设了面塑、围棋、轮滑等20余种社团课程。”河口区实验小学校长张洪军介绍课后服务情况时说。

为提升全区课后服务质量,河口区教育局联合发改、财政和人社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支持各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体育教练、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分年级、分层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

“不同学校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除国画、乐器、足球、篮球等常规课程外,有的学校开设了国际象棋、烘焙、少儿编程等课程,有的学校开设了泥塑、面塑、剪纸等非遗课程。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尽可能拓宽可选择面,让每名学生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河口区教育局总督学刘伟说,“在特色课程的选择上,我们遵循自愿的原则。对学有困难和没有选择特色课程的学生,学校会安排教师进行帮扶。”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展帮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学习空间,河口区的这一做法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目前,全区2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90%。

(记者 贾重霄)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