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湖南日报》2023年8月7日05版
【资料图】
“梨”老板的致富经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张颖
8月6日,晨光熹微。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街道松湖社区梨园,几百株果树挂满翠冠梨,细软枝条垂下来,绿荫中闪现梨黄。
果园深处,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果园负责人王青,领着七八名摘果工攀枝摘果。一筐筐硕大饱满的果实摆放在地上,准备装车发往外地。
这个壮实的“70后”汉子,在柳州做了七八年建筑生意,收入可观。2018年,王青做出人生重大抉择——返乡创业种水果。
王青的决定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最后实在拗不过倔强的丈夫,陪他一起回到家乡。
带着儿时田园梦想和创业激情,王青当年签下合同,流转土地123亩,种植了60亩沃柑、40亩梨子、23亩其他水果。
第一年,王青拿房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了60万元搭建大棚。他认为大棚能保证沃柑不被霜冻,没想到搭建的大棚不管用,晚上气温低,而白天又是大太阳,昼夜温差高达30摄氏度,大棚保温只能提升3摄氏度左右,最终沃柑大面积受损。而梨子是多年生植物,种植需要3年才能结果。看着偌大的果园,没有半点效益和收成,他陷入了苦闷。
凭借一股韧劲,王青选择坚持。
为攻克水果种植难题,王青白天在地里不断钻研种植技术,晚上学习理论知识,渐渐地对梨子、葡萄等水果的习性了如指掌,可以根据叶片特征分辨水果的生长情况、是否缺乏某种元素等。
“为让梨子口感更佳,我们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改良土壤,以硫酸钾、菜籽饼、鸽子粪等为肥料,光是一年肥料就下了80吨。果园内梨枝挂满了铁丝,这一做法叫作‘拉枝’,可让梨树的枝条空间分布更加合理,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结出的梨果更多、更大。”如今,王青已成了“土专家”,他种出的翠冠梨获得顾客交口称赞。
顾客的好评超出王青预期,也坚定了他继续种植、扩大规模的信心。现在除了游客现场采摘,王青还雇佣当地八九个村民在果园务工,每天向外地发货1吨左右。
“再过两三年,梨进入盛产期,年产量可达9万公斤,加上其他水果,当个百万富翁也不难!” 看着大片的梨树,王青欣慰地笑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