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
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情况的通报
吉政函〔2023〕3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按照《吉林省市(州)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吉政办发〔2018〕33号),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市(州)、梅河口市政府202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一、考核结果经考核,全省202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如下:(一)85分(含)以上:白城市、吉林市、四平市、延边州政府。(二)80至85分:白山市、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通化市政府,梅河口市政府(单列)。二、主要成效2022年,全省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圆满完成耕地保护目标,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大责任。(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足额划定。各地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圆满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任务,全省划定耕地红线保护面积10944万亩,较上轮增加184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202万亩,较上轮增加822万亩。长春市、松原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占划定耕地面积比例分别达到82.69%、77.53%,划定比例较高。(二)田长制全面推行。各地严格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吉办发〔2021〕34号),田长体系分级建立到位,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的农田保护机制和监管网络搭建形成,各地共设置总田长152名、田长9787名。四平市探索推广“田长+纪检组长”、“田长+检察长”、“田长+法院院长”、“田长+公安局长”协作机制,通过多部门、多领域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进一步织牢编密耕地保护防护网。(三)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各地注重抓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扎实开展年度耕地质量变更调查评价。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22年,各地落实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50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30万亩,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的52.8%。全省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面积3283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四)耕地用途管制更加严格。各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年度“进出平衡”,坚持“先补后占”,全省年度建设占用7.4万亩耕地全部落实占补平衡。各地科学编制年度进出平衡方案,认真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严格执行《吉林省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管理办法》(吉政办发〔2022〕17号),规范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管理。2022年,各地共剥离耕作层土壤1623公顷、464立方米,做到“应剥尽剥”,切实保护好珍贵的耕地资源。延边州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土壤剥离利用项目验收规范文件,明确土壤剥离实施承诺书、验收申请、竣工报告、土壤检测报告、验收通过通知书等17项验收材料的格式内容,在全省予以推广。(五)黑土地保护不断强化。各地深入贯彻《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以最严标准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黑土区7077万亩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对黑土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从严控制项目占用黑土耕地,2022年度,26个典型黑土区县(市、区)建设用地占用黑土耕地,全面完成“占黑土补黑土”要求。吉林市联合吉林铁路运输法院举办黑土地协作保护示范现场活动,创新黑土地保护宣传方式,取得较好反响。梨树县委托科研机构围绕贫瘠土壤改良,研发“深层沃土构建—秸秆上覆肥田”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快速提升中低产田黑土地力,为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六)土地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各地大力开展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全省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下降到4.05%。开展“大棚房”问题回头看,认真化解问题存量,坚决遏制问题反弹。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持边排查边整改,新增问题全部及时查处,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试点地区桦甸市排查出的问题全部完成整治。(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提升。各地认真执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增存挂钩”,全省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8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4万亩,有效保障了城镇新增用地指标需求。东丰县、集安市、白山市浑江区、临江市被自然资源部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八)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推进。各地科学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掘耕地后备资源潜能,2022年实施补充耕地项目99个,实现新增耕地37万亩。在大安市建立盐碱地整治示范基地,组织11家技术单位开展治理技术“比武”。白城市、松原市组建了盐碱地整治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三、主要问题考核发现,各地在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强化,个别地区严格耕地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不到位,底线思维没有树牢。二是一些地区耕地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职能部门和人民群众齐抓共管、共同监督的氛围还需持续营造,耕地保护的合力尚需进一步强化。三是耕地保护监督执法与科技结合还不完善,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还不充分,以科技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动态监测监管,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有关要求(一)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各地要对照考核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整改任务,严肃整改要求,抓好整改落实。能立行立改的,要立即整改到位;需长期逐步解决的,要明确阶段目标,稳步持续推进。(二)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各地要深刻认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三)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各地要严格管控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严格执行“两平衡一冻结”制度,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要落实占补平衡,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要落实进出平衡,违法建设占用耕地在处置到位前冻结同等数量补充耕地指标,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四)提升耕地质量。各地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深入推进退化耕地治理,科学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扎实开展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查清属地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掌握准确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潜力。(五)强化耕地保护监督执法。各地要进一步丰富巡查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实地巡查等手段,加强对耕地保护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监管,及时整改纠正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落实“总田长+总检察长”等制度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行政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及时移交问题线索,依法依纪严肃追责问责。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3年6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张楠
天气小常识
中暑了应该怎么办?
及时到阴凉处休息。用热水把毛巾浸热,敷在肺部、腹部。服用祛暑药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