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屏旗舰”,这可能是如今手机市场中最命途多舛、也最“矛盾”的存在。尽管几乎每年都能看到很多爱好者嚷嚷着“为什么不出小屏机”,但每年的销量数据都表明,但凡真有这类产品上市,基本都卖不过同期的大屏型号。
为什么“小屏机”卖不好?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三易生活过去没少进行相关剖析。简单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过去的旗舰SoC普遍能耗较高,而且在顶级CMOS体积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要做“小屏旗舰”就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着性能、续航、发热等多方面的制约。同时由于“塞不进”大底CMOS,小屏旗舰的影像体验对比同期的大屏型号往往也会“缩水”较为严重,从而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请注意,在前面这段话里我们多次强调了“过去”、“同期”,因为当时间来到2023年后,随着新款SoC和CMOS的登场,“小屏旗舰”的技术难度相比以往,其实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比如大家都知道,此前的骁龙888、骁龙8 Gen1确实功耗高、发热量大,因此把它们塞进“小屏旗舰”确实很有难度。再加上这类机型的电池普遍容量不大,所以自然就会造成诸如降频、耗电、续航不足等问题。
但到了今年,以骁龙8 Gen2为代表的旗舰SoC已经明显改善了功耗和发热问题,也使得它们在“小屏旗舰”里不再那么容易出现过热、节流和续航问题了。事实上,从近日曝光的一款华硕“小屏旗舰”跑分成绩来看,它的Geekbench表现甚至明显高于我们曾测过的某款大屏机型,也足以证明如今的旗舰SoC完全是可以被用在小机身里的。
除此之外,在影像CMOS部分,前两年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确弥漫着“底越做越大”的风潮。从1/1.3的GN1到1/1.12的GN2,再到1英寸的IMX989,当顶级旗舰纷纷采用超大尺寸的CMOS时,用不了这类巨型模组的“小屏机”,当时确实就会明显在影像方面差上一截。
然而到了2023年,这个情况同样也发生了改变。如今无论索尼、还是三星,都已经推出了全新架构、不需要很大底,就能实现高画质的CMOS传感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Xperia 1V首发的“双层晶体管CMOS”,以及Galaxy S23 Ultra首发的“双转换增益CMOS”,它们的尺寸虽然不大,但都通过新的结构实现了极高的信噪比和等同甚至超越1英寸级别的感光能力。
这些新的CMOS传感器规格都不到1英寸,因此不需要那么巨大的镜头适配。再加上更小的尺寸同时也意味着它们的防抖机构耗电量也会变小,因此对于小屏机型来说,这些新款CMOS的意义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就已经意识到了,如今得益于技术的显著进步,小屏旗舰的体验照理来说应该早已不像此前那般有着明显的短板才是,可为什么现在依然没有几个厂商拿出真正堪称“顶配”的小尺寸旗舰机型呢?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或者说“供应链”的因素,当然已经不再是这类产品的制约因素。相比之下,真正的问题可能就出在手机厂商自身的产品线结构,或者说过去几年所养成的“习惯”上了。
没错,我们指的其实正是近年来绝大多数厂商的做法。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推出“小屏旗舰”。但由于过去的种种客观制约,这类机型在产品定位上,往往会位于同系列中的最末位,作为“入门款”、或者说“中杯”而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厂商理所当然的不会对这类机型太过上心,而且消费者也会养成“小屏=中低配”的固有思维。即便是到了2023年,技术上的制约已经不复存在后,“小屏旗舰”已经有了可以做得非常出色的情况下,固有的思维和产品阵容的安排,依然会促使绝大多数的厂商选择不在小屏型号上花太多心思。毕竟,如果它们因为换用新的SoC和CMOS,而得到了性能和影像方面大幅加强的话,那么同系列的大屏机型岂不是销量就会受到影响了吗?
正因如此,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当“技术制约”不复存在后,绝大多数厂商大概率也依然不会推出定位太高的小屏旗舰机型。只有那些干脆就没有大屏产品、专注于“小屏旗舰”的品牌,才有可能从这一轮技术进步当中真正受益。可问题是,如今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厂商,又还有几家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天气小常识
暴雪防御指南
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