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达 > 正文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新解读丛书》新书推介会在北京图博会举行——文学和历史相互启发,打开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的新方式_焦点快播

发布时间:2023-06-18 10:28:39 来源:河北青年报


(资料图)

怎样理解对赵树理评价的几番起伏?柳青、周立波、李准等前辈作家的作品在今天的意义?怎样重新认识这些现当代文学经典?6月17日上午,河北教育出版社《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新解读丛书》新书推介会在北京图博会上举办。河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贵廷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安德明副所长,程凯、何吉贤、何浩等研究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符鹏教授等参加了这场学术含量很高的推介会。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新解读丛书》是社科院文研所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又一重点学术项目,意在重新回到产生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的历史现场,进出文学和历史之间,通过对历史实践、社会实践的追索,阐释20世纪40至80年代文学及其经典的特质、逻辑和艺术魅力。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好“现代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

在北京图博会上,首先跟大家见面的是丛书“第一季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走来”,包括《新解读——重思1942—1965年的文学、思想、历史》《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读周立波——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走来》《重读李准——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走来》《与“现实”缠斗——〈讲话〉以来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及其周边》。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这套丛书策划、创作、出版的历程,解释了“新解读”到底“新”在哪里。

2011年,“北京·中国当代史读书会”成立,读书会开创了“社会史视野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意在重审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搭建一种多维框架认识文学经验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既不是文学历史化,也反对单纯强调文学性,而是在深入辨析知识与时代的相互构成关系这一基础上,充分进入历史的深层结构,以此照亮在这一历史中生成的文学;再以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为基础探究体察文学。文学与历史不是彼此消融,而是在往复中相互启发与打开。

这次出版的“新解读”丛书集中展示了这些方法探索的初步成果。安德明指出,本丛书不仅有益于拓展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也有助于在整个文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促成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氛围,为推进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符鹏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所谓新解读的“新”,最终落在一个个具体的作家研究上,落在对作家作品的阅读上,重新激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让普通的读者和研究者找到一种新的眼光来理解这些作品,把历史当中最深刻的经验找到一种方式与当下密切相关。符鹏说,这套书是一个尝试,也是一个邀请,希望更多的读者、更多的人参与到重新去理解中国20世纪历史和文学的工作当中。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杜康

编辑万丹|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天气小常识

标签:

上一篇:“览‘五带’文化 品冀美书香”访谈活动在北京图博会举行 梁勇:河北古代两位水利专家为运河做出重要贡献|环球热门
下一篇:最后一页